※提示:因臉書政策,登入時常不穩定,若有無法登入之現象,可透過忘記密碼功能,改為用帳號密碼登入。
|第04話|犯罪檢驗流程|行為(一)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光看到標題就覺得好像很難很難的樣子!?請放心!我們還是會盡量以白話文的方式讓大家真的能夠搞懂一連串的犯罪檢驗流程的!
大家都知道在刑法分則的部分規定了一堆罪名,這麼多的罪可能是為了保護國家法益、社會法益或個人法益而規定,當有人一旦侵害到前面的法益時,我們就要出動刑法去制裁犯罪的人!
在認定是否有「犯罪」,並不是用「感覺的」,而是有一定的架構理論,將犯罪事實及犯罪行為人的狀況丟進去,一步一步的檢討、思索後所得出的結果,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而三階犯罪階層論(下稱三階理論)指的是,當通過「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與「罪責」三個階段的檢驗時,才有辦法去認定一個犯罪行為的存在。在法律的學說上,對於這套犯罪階層理論是有其他看法與意見的,但我們將以介紹實務使用的理論為主,畢竟我們做的是法律知識普及,太多的學說反而會搞亂了大家對於法律理論認識!
壹、構成要件該當性
刑法中所處罰的是哪一種人呢?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答案是,原則上是動了壞念頭而且做了壞事的人。那例外是什麼呢?就是心智不完全的人,或是雖然做了壞事,但情有可原的人。而在三階理論中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看看有符合「原則上是動了壞念頭而且做了壞事的人」,接著才會往後面的流程走。
在「構成要件該當性」之中又分為「客觀不法構成要件」及「主觀不法構成要件」,在「客觀不法構成要件」中,分別需要檢討的要素有「行為」、「結果」、「因果關係」,還有「未遂」的情況,今天我們就先介紹其中關於「行為」的部分吧!